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壬辰懷周昌龍教授


劉夢溪教授(中國藝術學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四月十六日,臺灣中研院近代史所張壽安教授函示,她的先生、我的好友周昌龍教授過世了。聞後大為震驚,立即函問底裏。原來是人類至今無法制勝的連喬布斯也難以幸免的怪物,奪去了昌龍的只有六十一歲的生命。去年八月發現,十一月停止治療,今年二月六日盍然而逝。

   他祖籍浙江,生在上海,長於香港。臺灣大學中文系所的本科和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亞洲語文學系博士。三十八歲前一度涉足北美中文報業,文采風流,不可一世。後歸本學術,長期執教暨南國際大學等學府,有《超越西潮:胡適與中國傳統》等多種著作出版。我在十多年前的一次研討會上結識昌龍,略通數語,一見如故。此後內地、香港、臺北,多次晤面,無談不樂。還因此認識了他的沈醉於清代學術的太太張壽安教授,和他們的可愛的女兒周之銘,我叫她「小周教授」。現在網上流傳的歌詞《花解語》就出自之銘手筆。

   去年四月,壽安教授邀為其主持的「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知識傳播」主題計劃作主旨演講,嘗蒞中研院近代史所訪學一周,以《國學與現代學術分科》為講題。昌龍兄特地從暨大趕來中研院作陪,演講後的午宴,我們談及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對錢柳因緣詩所作的發覆索隱,不禁興會大增。當天下午,他又驅車帶我到新光三越,購無束口襪多雙。然後餐敘於福華飯店。停車時我問為何來這裏?他說你喜歡呵。還是幾年前在北京,談起臺灣的餐館,我說過福華的菜比較可口一類話,他居然記得。誰知此次相聚,竟成為我和昌龍的最後一面。痛何如之,痛何如之!

    恰好壽安教授檢出昌龍二十二歲至六十一歲四十年間所作詩詞七首,茲特刊於《中國文化》2012年春季號。壽安敘引,哀思動人,不忍卒讀;爰作附語,略誌友緣,並寄緬懷。   劉夢溪,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謹記。

本文出處:
張壽安 輯錄,〈周昌龍教授詩詞七首〉,《中國文化》,北京:中國文化雜誌社,2012年5月,頁173-174。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周所長的生平紀事影片


      ※ 版權所有-
      照片選取:周之銘、梁芷君
      文字對白:周之銘、梁芷君
      美工設計與後製:呂瑾瑛、范雅婷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故周昌龍教授追思稿

各位關心周教授的親朋好友:

在去年的暑期伊始,與昌龍兄、源協院長一起討論院、系所的相關事情;上學期接受治療期間到三總探望時,周教授以堅毅的神情,持續關心學校的發展。儘管在過去的幾個月,知道周教授的身體狀況並不穩定,但是在接到昌龍兄辭世的訊息時,帶來的除了哀傷更是震撼。

昌龍教授於台大中文系所畢業後,即應聘至香港浸會學院任教,而後於公餘時復又充實所學,先後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文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國時報主筆、總編輯,台大中文系、政治大學歷史所、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等教職工作,也在美國Rutgers、哈佛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浸會大學,中央研究院擔任訪問教授、客座研究員,一生貢獻於社會、教育。昌龍兄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文學、近現代東西方思想的交流、文化與傳播的領域著作等身,對於相關領域的學術貢獻是巨大的,影響是深遠的。

昌龍教授於民國858月進入本校中文系任教迄今,除了擔任過中文系系主任,更是本校華語文研究所的創所所長,16年來與暨大一起成長,在本校發展過程扮演十分重要角色,更為暨大孕育人才無數。在校園內,我們能看到昌龍兄穩重卻輕盈的身影,不時透露著一股堅毅的精神;在與同仁同學互動時,昌龍兄對於學生的關懷照顧,時時顯現長者和藹親近的溫馨,是一位在學術上有堅持,在日常生活親切溫和關心身旁眾人的好同事、好老師,受到同仁的愛戴、眾多學子的孺慕。與昌龍兄研議華語所的相關事務時,除了感佩他對於所務的奉獻外,也深深的感受到他開朗闊達的個性及積極拓展所務的創意。昌龍兄是一位有想法、有堅持的所長,也是一位願意溝通、積極協調的學術行政主管。這一陣子他生病住院治療,師生同仁莫不期盼他能早日康復,回歸崗位,不期然的卻還是撒手人寰,蒙主寵召,實在令人不捨!我們祝福他人生了無遺憾,回歸主的懷抱!

最後,也要請周夫人及之銘勇敢的行走在未來的日子,平安喜樂!


許和鈞謹代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全體師生同仁
中華民國一O一年二月十四日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周老師詩/詞作

周昌龍教授  詩作  詞作

昌龍英年辭世,我心傷悲。
撿拾遺作,得詩詞若干。
吟頌憶往,四十年攜手奮鬥,歷歷在目。

抄錄數篇於此,供師友吟賞。
昔龔自珍詞有「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句,友人洪子駿嘆二者實難兼得,和詞慨云:「俠骨幽情簫與劍,問簫心劍態誰能畫?」
我讀昌龍詩詞,時有此緬懷。

壽安  2012/2/9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江城子

江城子

今年花勝去年紅,曾遊處,與誰同。柳色青青,依舊扶行踪,陌上雙燕相識否,椰道外,水溶溶。
高樓日日望來鴻,碧空長,盡愁風。醉拍欄杆,恨恨總無窮,花謝花飛花事了,人與物,俱匆匆。

一九七二年台灣大學大三 (年22)

海外渡三十有感

海外渡三十有感

曾據金尊誇年華,
忽踏天涯數落花,
流水有情休輕泛,
好待秋風訪浮槎。

一九八三年紐約 (年32)

無題

無題

太白高臥阮眼忙,我歌縱酒且共狂,
豈有聖賢入吾彀,從來英雄出荒唐。
褐衣倚馬難行路,綵筆干雲易舉觴,
江村何必懷袁紹,自在鷗雁戲穹蒼。

一九八六年紐約中國時報 (年35)

湖上小步偶得

湖上小步偶得

暫罷毫狼百萬兵,閒花閒放閒秋晴。
滿湖鳧雁渾相識,更逐蕎豆到階坪。
蓋麥城夢湖邊多水鳥鴻雁,見人則引賾索食,以蕎麥豆穀食之,可自水濱引上階坪。余五歲前來此,日與相嬉,而常無餘幣買食,間或以砂石貽之,亦無恙怒,誠良伴焉。今翻懷抱閒情重來,則皆渾似舊識,賦以志之。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六日 Wisconsin-Madison (年37)

雪中作 調寄大八聲甘州

雪中作 調寄大八聲甘州

看飄綿鹽絮拋寒域,轉眼萬峯瑩。笑浪興滔滔,湖翻滾滾,一時冰凝。
蕭劍閒覓詩影,煮酒易酩酊,況玉人遙倚,千觴勸多情。滄桑不須記,擊筑助笳聲。
梅魂何處借得,試問燕市豪傑,歸去話淵明。未似東坡老,風雨慣曾經。更休道,別有芽蘗,冷月識孤莖。且開懷,縱舟拔簪,仰天落纓。

一九八九年二月五日 Wisconsin-Madison (年38)

即事抒懷

即事抒懷

正逢雨狂摧春殘,忽有薰風來護花,
野馬塵埃隨霧散,月朗星稀見晚霞。
自有人間紫氣在,豈容山阿女蘿誇,
腐鼠滋味知何如,且憑東籬摘甜瓜。

  二零一一年十月五日 (年61)

病中

病中

耳順之年,驚傳癌病,九死一生,歷劫歸來,夢中賦得一吟,誌此自慶。用杜甫春望詩原韻。

病倒身猶在,老木轉沈深,
行路謫仙難,失衢少陵心。
山妻伴百日,涓情抵萬金,
白髮既不捲,任它自落簪。

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年61)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遲到的紅蜻蜓:敬悼周昌龍所長




一個星期前的大雪紛飛中,傳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周昌龍教授因病辭世的消息,深感哀痛。

與周所長只有兩面之雅:第一次於2009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在苗栗舉辦的年會上,周所長擔任我們那一組的主持人,也許基於他對威斯康辛州深厚的感情,看到我也就特別親切,邀我有機會到暨南大學演講。這個盛情的邀約一直到去年夏天才成行,我特別把暨南排在學校參訪的第一站,而他也讓學生學期結束後多留一天,可以聽我演講。會後周所長特地陪同遊覽埔里的紙教堂,對於小女拍攝的紅蜻蜓特別感興趣,囑咐我一定要透過電郵寄給他。那次的參訪相談甚歡,深深感受到周所長對華語文教學的熱情及願景,沒想到紅蜻蜓寄出時,已由助理代為處理郵件。

隔著太平洋路途遙遠,無法親臨弔唁,謹以當日拍攝的紅蜻蜓及荷花送周所長一程,希望他一路好走,陽光亮麗,鳥語花香,就如那天的桃米之旅。

祈願周所長在天之靈安息,家人能節哀順變。

            
美國中文教師學會執行長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校區副教授
  陳雅芬 拜泣






無盡的感恩與懷念


令人景仰的周昌龍所長於201226日上午蒙主寵召,耗傳來,臺灣華語拓進會全體師生莫不深感哀痛

先生早年鑽研中國文學,後留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研究亞洲語文,近年致力兩岸華語文教學研究,造詣至深。先生為人謙懷幽默、學貫中西、洞鑒古今,畢生治學講究科學方法,凡所論述無不精闢,被推崇為台灣當代華語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先生對於兩岸華語文教學的發展觀察深入且剖析精闢。2008年,先生赴大陸作學術交流訪問,返國後對臺灣華語文發展提出許多中肯的建議,認為:「臺灣過去幾十年辛苦累積的對外華語教學經驗欠缺制度性的傳承,既無資料館,人才檔案建立亦付之闕如,且缺乏統籌機構。」因此念茲在茲,勉勵學子們以此為努力方向。

2009年及2010年幼華兩度帶領學生與會員們從高雄開車至南投拜訪先生,聆聽教誨與屈膝受教,此情此景,如今仍歷歷在目,永難忘懷! 201110月我因升等問題打電話請先生幫忙擔任推薦人,如今回想起來,當時先生已然身體欠安,卻為了不讓我掛心,隻字未提住院之事,只鼓勵我繼續努力,並慨允幫忙。

先生一生作育英才,在幽谷群山間默默耕耘,無悔奉獻,行誼典範永留杏壇。如今先生離開凡塵俗世,留給我們的將是無盡的感恩與懷念
                                                    
台灣華語拓進會會長
崑山科技大學華語中心主任
王幼華率全體會員 泣叩
2012212

壯志未酬身先逝 悵懷長憶周大師


在多次華語文學術研討會的會晤中,握著周所長厚實的手,可以感受到他的真誠與熱忱。他曾經喜孜孜地說:「從事華語文教育,真好玩!可以時常到海外,認識許多好朋友,不像中文界,比較保守。」周大師精通中英文,學問淵博,雖然過六十,卻像童心未泯的孩子一般。從他孩童似的頑皮笑容中,我看到了華語文教育蓬勃的朝氣與希望。

大前年,當我寫完申請華語文碩士班的申請書,送請他幫我們預審時,感受到他嚴格的要求與殷切的期許。他對我們誠摯地祝福,希望我們學校順利申請到碩士班,大家可以一起在中部推廣華語文教育。我對於未來的合作,充滿了希望與期待。

猶記前年十月,我受邀到暨大華研所參加周所長所舉辦的學術座談會,然後和他們所裡一群師生到清境農場去踏青。一路上,聽著他娓娓敘述申請到很多專案,要辦很多活動,到時候會邀請我參加。我一則很羨慕,一則很擔心:周所長會不會太忙啊!沒想到,周所長真的太專注於教學與研究,劬勞過度,不知病魔已經悄悄纏身。

去年很多場華語文研討會,都未見到周所長的身影。想念這位對華語文教育充滿熱情的好友,想再聽聽他的宏圖壯志,幾次打電話都連絡不上,才知道他病了,為了安心養病,謝絕外界的探訪。

今年二月七日,驚聞他不敵病魔,竟放下許多未完成的華語文大業,離我們遠去。沒想到,前年十月一別,竟成永別,實在令人不捨!

我們的華語文碩士班,終於在周所長的加持之下,順利地通過教育部審查,在今年春天順利招生,秋季即將迎接新生入學。我們竟然無緣邀請博學多聞的周所長來為學生開示指導,實在令人無限悵惘!少了周大師的引領,更是我們華語文界的一大損失。

今天二月十四日,我們學校舉行開學典禮,還有一些重要會議,我很想與大家一起在追思會中悼念我們共同的好友-周所長,可是,身不由己。只有把深深的思念寫下,也永遠銘記周所長對華語文教育的那份壯懷,那樣的熱情與執著,支持所有推動華語文教育的夥伴,熱情向前邁進!
願周所長在天之靈安息,並祈望家人節哀順變,多加珍重!

                         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教授兼進修推廣部主任 
                                                2012/2/14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親愛的所長


親愛的所長:

       剛進華文所時,您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願景,您對我們說華文所要把你們培養成能以中英文教授中文的優秀人材,雖然你不會是股神巴非特、也不會是比爾蓋茲或歐巴馬,但你卻可能成為他們的老師。當時,我的目標還很小,我只希望自己在華文教學上能更專業,能補大學本科非中文系之缺。

       在就讀研究所期間,在學業上、在待人處事上,您給我們設定了高標準的要求,我也曾因達不到這個目標而感到困惑與沮喪。一夕之間,我似乎全明白了。您高規格的標準來自您對我們的信心,您相信我們的能力,這是您對專業、優秀華文教師的期待與標準。

       感謝您給予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機會,一年前您讓所上資助僑生數位影片發表會,並親自參與晚會活動,這給予我們莫大的榮耀與感動。當我們參加活動得了獎項時,您讓所辦張貼恭賀海報,我可感覺出您那種為學生的表現而高興的心情。 我也還記得,我跟您說,我要放棄到英國的獎學金時,當時您很認真提供我建議的情景。I KNOW YOU REALLY CARE ABOUT US !

       進華研所,雖然已即將邁入第三個年頭,但真正留在學校的時間卻不超過一年半,這是您為我們創造的機會,您致力於促進兩岸在華文教學上的交流,
我們有機會到廣州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當交換生,開拓我們的視野。在大陸期間,我告訴您我計畫申請海外教學項目,雖然,當時您在台灣的工作很繁忙,您還會不時提醒我注意申請的細節。我很想告訴您,感謝您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也感謝您為我們的未來設下的美好願景,現在,我在美國頂尖大學教授著一群菁英學生,感謝您對我們抱有的信心與鼓勵,是您讓我們敢把夢做大的。  


學生
林素菁敬上

唁電




驚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周昌龍教授不幸仙逝,深感震驚,悲痛萬分,我謹代表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表示沉痛哀悼,並敬請周先生家屬節哀順變。

想當年,鄙人與周教授同受香港大學中文系邀請,作為特邀嘉賓在中文教學研討會上發表演講。後又應周所長之邀,於2009年冬訪問暨南國際大學,並進行了學術交流。會後周先生特地陪同遊覽日月潭、文武廟,踏著潔白的月光,聽著湖水的濤聲,娓娓細說兩岸華語的異同及華語教學的心得,此景此情,歷歷在目,恍若昨日。我曾發出邀請,希望周昌龍先生能夠訪問我們暨南大學。兩個大學同名暨南,情同手足,情誼款款。沒想到現在居然生死兩隔,令人唏噓不已。

周昌龍先生乃性情中人,對華語文教學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並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謝世,是華語學界的重大損失,也是暨南國際大學的重大損失。儘管本人無法親臨臺灣弔唁,但遠在嶺南也要追思、祈禱。昌龍兄安息吧!

             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會長、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邵敬敏  2012-2-10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唁函-敬悼周昌龍所長


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驚悉周昌龍所長因病辭世,萬分悲痛!昌龍所長生前熱心推動貴所與我院華語文教學的交流與合作,對我院交流師生關懷備至,我們感念不盡,永志不忘!
2008年,昌龍所長參加臺灣華語文教育學界大陸學術交流訪問團蒞臨我校,對我院的辦學特色瞭解深入。之後,所長積極與我院磋商,達成院所合作意向,並簽署華語文教學合作協定。專案開啟以來,昌龍所長不僅為我院赴台師生創造了優良的工作、學習條件,對師生的日常生活,亦體察入微,關懷備至。我院師生雖遠離親人與母校,亦能盡享臺灣人情之醇美,倍感貴所之溫暖!毅平受聘貴所客座,所長親自駕車接機迎迓;為解課餘、週末之寂寞,悉心安排觀光,支持學術交流;毅平服務貴所,尤感充實愉悅,教學相長,受益良多。及至聘期結束,昌龍所長又親自駕車送至機場,途中還特地停車,精選在地土產饋贈,其情可感。不期機場折柳,竟是永訣!奈何回天無力,令人泣下;綿綿哀思,痛徹心扉!
惟願昌龍先生在天之靈安息,祈望家人節哀順變,多加保重!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曾毅平 拜泣

                          201229

憶與周昌龍教授二三事


梁錦文
周昌龍老師是袁師頌西任暨大校長時聘為中文系教授,所以到暨大的日子比筆者早,算是第一批暨大的老師。由於所屬領域不同,最初只知其人,也沒有多少接觸。

後來因為在暨大常常碰到,打了招呼後,才日漸熟悉。首先知道他曾追隨周策縱先生研究五四運動的思想。由於筆者在初中之時,便常讀由胡菊人先生主編的《明報月刊》,是故對當時的筆者群如周策縱、李歐梵、杜維明、劉紹銘、林毓生、董橋、李弘祺、余英時、金耀基、許倬雲、唐德剛等人的文章相當熟悉。後來得悉周老師因為曾當過美國Digest of Chinese Studies學報文學部主編、漢學研究學報中國時報系的主編,對這些學者相當瞭解。所以中國近代與現代的思想,也是筆者常向周老師請益的範疇,真的是一頓中國近現代思想的盛宴。
此外筆者也知悉周老師是生於上海、長於香港,所以我們也常談論中國戲曲。因為筆者在京劇中「偷學」馬(連良)派,但真正的師父是「錄(影帶)老師」。當周老師提及他小時候在上海看過馬連良先生的公演,便令筆者雀躍。於是我們的話題先從馬派,然後是京劇、元曲、傳奇、雜劇、崑曲以至粵劇。
我們也常常一起分享馬連良(京劇)、俞振飛、蔡正仁、計鎮華、岳美張靜嫻(以上崑曲)、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新馬師曾(以上粵劇)等人的戲曲。當然如崑曲中的《千鐘戮》(八陽)、《十五貫》;京劇中的海瑞罷官》、《楊門女將》與《紅燈記》、《白毛女》等八套樣板戲;劉華東的六國大封相、唐滌生之《帝女花》與《再世紅梅記》等,都是我們一起分享與討論的劇目。真的是十分快樂的時光。
周老師十分喜歡埔里的亞卓客家菜館,常常我們兩人邊談邊吃,白斬雞、豬腳、五柳魚、薑絲大腸等一一下肚,身心俱覺滿足。
基於前述的話題,周老師也慨贈《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讀來原來是「四評」,因為也包括了周老師的評論;周老師也允贈鄧拓、吳與廖沬沙合著的《三家村札記》,但因他定藏書豐盈,是故一時找不著而作罷。
由於海外對華語文的需求日亟,是故暨大也增設華語文所,作為因應全球所需,也可以將與現代化結合的中華文化介紹給外國人士。校方便邀請周老師規劃與執行。周老師為了不負這一使命,竭盡心力,不眠不休,以致積勞成疾,撒手塵寰。
道昌華文,鞠躬猶媲武侯;
雲龍化雨,英風長煦士林。


提供由埔里出發,前往追思會會場之交通車


敬告各位老師、同學:

由埔里出發前往追思會會場之交通車,預定於101年2月14日上午6:20分由學校行政大樓發車,上午6:30分由崎下站前往台北靈糧堂。並預定中午12:30分由台北靈糧堂啟程返回埔里。

欲搭乘者,請於101年2月13日(星期一)上午10時前,將報名表下載填妥email至 
吳助理  hlwu@ncnu.edu.tw
謝謝!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公告-訃聞


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周昌龍教授不幸於101年2月6日上午逝世,中國語文學系所、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師生同感哀悼深感哀悼和懷念,期盡全力協助家屬治喪。

謹訂於214日(二)上午十時三十分假台北靈糧堂(台北市和平東路224號)舉行追思會。



訃聞電子檔瀏覽:請點此


※懇辭奠儀,請以花籃代之。

※關於追思會花籃:為統一式場布置,如需奉花,請於100213日(星期一)中午12點前聯繫中文系 陳裕美助理(049-6002602)或 華語文所 楊欣宜助理(049-6003117)。感謝!